舆情宝的选股逻辑主要靠三大维度帮我们抓重点:
一是全网雷达扫货
7×24小时扫描400+数据源,从交易所公告到股吧热帖都不放过。上周有位用户就是通过系统推送的"大宗交易溢价成交"线索,提前两天发现某科技股的机构建仓迹象。
二是AI翻译官
遇到难懂的行业政策或财报数据,它的智能解读会提炼关键点。比如把某芯片公司的28页专利文件浓缩成"关键技术突破,国产替代提速",这对散户特别友好。
三是情绪温度计
每天更新的舆情评分能直观看到资金情绪变化。我自己的经验是:当评分连续3天站上75分且伴随量能放大,就算不马上追,至少会放进观察池重点跟踪。
用的时候记得把自选股导进去,系统会自动生成定制化监控方案。最近他们新增了"券商预期差"功能,能对比10家机构的目标价均值,这个数据在震荡市里特别有用。
现在关注 公众号就能免费体验,我平时主要用它的【突发推送】和【舆情日报】,确实省了不少翻公告的时间。
舆情宝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筛选好股票:
- 实时舆情监控:能同时抓取200多个信源,对突发政策、减持公告等重要信息的推送比交易所快30分钟。可设置“减持预警”“业绩变脸”等关键词提醒,当监测到自选股出现相关舆情时,会及时通知用户。通过对全网信息的实时扫描和分析,将其量化成0-100分的情绪指数,为用户提供直观的买卖信号。比如某消费股在知乎、豆瓣等平台被疯狂吐槽产品质量,舆情宝监测到负面舆情后,会提前发出风险预警,提示用户谨慎对待该股票。
- 机构观点汇总:汇总整理各类机构报告,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市场上专业机构对不同股票的看法和评级。如果某只股票突然获得多家机构的推荐,如某消费电子公司突然获得8家机构推荐,这往往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,可能暗示该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资潜力。
- 智能利好利空分析:运用AI技术对各种消息进行解读和分析,直接标注出“利好”“利空”,并对复杂的信息进行简化和翻译。例如,将“公司拟战略合作”翻译成“利好出尽要跌”等大白话,方便用户理解。对于一些容易让投资者产生误解的消息,如“获得政府补助”,舆情宝会标注为“非经常性损益”,提醒用户不要掉进业绩陷阱。
此外,结合基本面分析,舆情宝可以提供公司的财务数据等信息,用户可参考高ROE(净资产收益率)、高现金流、高股息率等财务指标来筛选股票。同时,舆情宝还可以与其他炒股工具配合使用,如结合通达信的技术指标,当舆情热度突然上升且MACD金叉时,股票上涨概率较高。
这个需要自己筛选,判断,最好选择一些国企,央企,联系我专人服务指导